全球今亮点!行进涪江·走进广元|来广元皇泽寺 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在“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有一座纪念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
岁月悠悠,皇泽寺里的上千躯摩崖造像,背靠乌龙山,面朝嘉陵江,在晨钟暮鼓声中历经岁月洗礼。
(相关资料图)
6月30日下午,“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联合采访组走进广元皇泽寺,在这里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皇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又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时,武后出生于此。建立武周政权后,武则天施脂粉钱修建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后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
皇泽寺内现保留有大门、则天殿、二圣殿、大佛楼、小南海、吕祖阁、五佛亭、武氏家庙、钟鼓楼等建筑,新建有女皇山庄,宋代墓室浮雕墙。
在则天殿殿堂正中,有一尊武则天石雕像,由整块砂岩雕刻而成。
结跏趺坐,神态安详,头戴宝冠,颈佩项圈,胸饰璎珞,袒露胸臂,一身佛门圣母打扮,表现的是武后老年时期的形象,这座雕像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
广元石窟研究所副所长何光远介绍,皇泽寺内至今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观赏性极强,也颇具研究价值,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皇泽寺原规模宏大,1956年建成的宝成铁路及后期修建的公路,将寺庙一分为二,保护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1年,经协调铁道部,横亘寺前近半个世纪的宝成铁路穿隧道而行。2004年,又将寺前公路改道为堤下穿行。
古有皇泽寺,今有女儿节。1300多年前,武则天在广元诞生,留下了“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绝美佳话和民间习俗。为了纪念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特有传统节日,1988年,广元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这一民间节日,定名“女儿节”,将日期定在9月1日。35年来,广元女儿节以独特的女性文化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已成为女皇故里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随嘉陵江溯流而上,在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千年古蜀道上,也有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
千佛崖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千佛崖也因此得名。
嘉陵江岸的千佛崖和皇泽寺,一上游一下游,一东岸一西岸,在滔滔嘉陵江岸,细数着蜀道上的故事。
广元的山山水水、城阙古道,写满了历史记忆、人文传奇,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名人文化交相辉映。
广元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女皇武则天的出生地,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后期首府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广元也一座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建成剑门蜀道剑门关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1个,剑门蜀道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四山四水筑一城,大山大水大森林、好山好水好生态,今天的“剑门蜀道 女皇故里”正在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报道组成员 全媒体记者 杨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