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新篇章|文化艺术点亮乡村之美_全球速递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来自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在云松乡村艺术馆内游玩、体验书法。绍兴市“行走乡村文化润乡”优秀美术作品展正在这个乡村艺术馆里举行,馆内可以看到当地书画、陶艺等艺术家以本地风土人情为主题创作的各类作品。“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来,浙江多地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用优质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样的艺术创造,赋予美丽乡村新的定义和内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20岁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吴许诺和同学一起在云松乡村艺术馆内体验书法、古琴等传统艺术,观赏当地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她和同学们经常在绍兴周边的村庄游玩,坡塘村丰富的公共艺术空间让她印象深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一位老人坐在菜地旁,一场“游客摄影展”出现在田间地头。据介绍,当地对村内老台门、旧民居、破厂房等实施“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的艺术化改造,打造成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馆、树兰书屋等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用艺术设计唤醒“沉睡”的资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绍兴莲花落创作基地内,村民正在驻村艺术家、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得主陈祥平的带领下,学唱绍兴莲花落《新“盘夫”》。坡塘村是绍兴莲花落祖师爷唐茂盛的故乡,当地利用“艺术乡建”艺术家驻村契机,培养本土莲花落演出队伍,创作反映村民生活的原创节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画家位光明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过去的近20年里,他在绍兴以收废品为生,业余时间自学绘画,创作油画作品,逐渐引起关注,被媒体多次报道,成为网红“陋室画家”。2021年,他在坡塘村云松自然村的邀请下,在这里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和讲堂,为村民和游客教授绘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美育学堂里,一场宋韵点茶活动正在进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文化礼堂的禅村讲堂内,38岁的小微为即将进行的“南宋点茶”体验活动做准备。她从江西来浙打拼多年,近年来结合径山茶文化特色和旅游发展势头,转型成了一位华服造型师和茶艺师,她提供的华服点茶体验服务受到年轻游客欢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当地的孩子在杂货铺里玩耍,手艺人在店内现场演示竹编技艺。这家名为“一家很小的杂货铺”的小店用村集体车库改建而成,主要销售本地农产品和文创产品,成为当地打造文化IP、展示村庄文化形象的舞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鲁迅美术学院动漫基地,鲁迅文学作品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展中的“鲁迅说”系列潮玩盲盒。这里展出与鲁迅有关的文创产品都来自鲁迅美术学院学生的创作。安桥头村是鲁迅外婆家的所在地,当地接引鲁迅文化基金会、鲁迅美术学院等资源,打造“鲁迅外婆家”文旅IP。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弶与小鸟雀”竹弶广场上,2022首届绍兴“水乡社戏”活动乌篷船彩绘比赛中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市内外11所高校师生团队绘制的彩绘乌篷船作品。广场上方巨大的竹编景观装置灵感来自鲁迅笔下《故乡》中的捕鸟工具。这些“网红”艺术品为当地吸引八方游客,也融入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据介绍,2022年,安桥头村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30.88%,入选浙江省首批强村富民乡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博物馆实现数字化陈展,厅堂中播放着介绍当地祝福仪式的视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昔日的核酸检测亭被改造成了粉色,成为了户外劳动者的爱心驿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一位村民准备参加旗袍秀表演。当地在乡村植入“大众书局”、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空间,村民自发在戏台上表演,在书法站切磋技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6月7日傍晚,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村民在河边休闲聊天。安桥头村如今依然保留着鲁迅作品中小桥流水的“乐土”面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
相关文章
全球热资讯!Mysteel:独立焦企生产情况调查统计金十期货6月9日讯,①本周Mysteel统计独立焦企全样本
Mysteel:独立焦企生产情况调查统计金十期货6月9日讯,①本周Mysteel统